【桌遊名稱】大魚吃小魚
【遊戲人數】2-4人
【適玩年齡】5歲以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款和數學邏輯相關的桌遊,過程中除了需要顏色辨識外,還同時需要做大小的比對。
【先和孩子說說故事】好餓的大鯨魚:機智可以戰勝蠻力
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呀,大鯨魚可是什麼都吃的喔,大海裡的魚蝦,都快被他吃完了!但~~大鯨魚現在所以只能吃一些小魚蝦,其實都跟一個聰明的水手有關呢!到底大鯨魚跟這個水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,為什麼大鯨魚會屈服在一個小小的水手手上呢?
和孩子一起想一想,鯨魚到底是魚類?還是哺乳類動物呢?
當碰到危險時,有沒有甚麼好方法可以解危呢?
在海底的食物鏈關係中,海底動物都是如何生存的呢?
就和孩子一起聊一聊分享吧!
【原來遊戲可以怎麼玩】
遊戲背景為熱鬧的海底世界,這裡有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魚,還有兇猛的食人魚。在這海底世界裡,大魚可以吃小魚,食人魚可以吃新鮮魚,準備開始進行一場瘋狂的食魚大賽。
【註】詳細的遊戲規則,可以上網搜尋唷!
★小試身手
1. 牌卡中只發給孩子「新鮮魚」:
目的是先讓孩子先觀察牌卡上大小魚及顏色的辨識,每人給予三張,依序輪流出牌。讓孩子先瞭解玩法。
2. 牌卡中再加入「食人魚」:
告知食魚人的用法,讓孩子再嘗試玩看看。(但孩子會忍不住一開始就出食人魚)
★速度快感
依照正式的玩法進行,沒有出牌順序,就比誰先看到牌就可以出,而且最先把手牌出完。
【從遊戲看見孩子的能力】
◆ 圖色辨識
遊戲進行需要孩子同時具備顏色辨識與大小辨別,一般來說中班孩子就具備這兩方面的能力。辨識的速度越快,獲勝的機率就相對提高很多。
◆ 逆向判斷
食人魚的出牌方式是以「不吃和自己同顏色的魚」,因此孩子需要去做一個顏色上的判斷;相對的,新鮮魚要替換掉食人魚,也是要以沒有和食人魚相同同顏色的牌,才可以替換掉。這對孩子來說,是需要稍微思考做出判斷後,才能順利的出牌。從這部份可以看出孩子思維的流暢度。
◆ 反應速度
這部份包含了手眼協調及切換的能力,兩張牌卡再比較時,除了找出獲勝條件外,還要能迅速的說出並丟出牌卡,對孩子來說這不是那麼容易上手的,但也可以輕易的從這點看出一個孩子的性格。